首页 栏目首页 > 创投 > 正文

12人解除“社区戒毒”无一复吸,记者探访武汉这个街道中心戒毒社区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相关资料图)

视频剪辑 吴昌华

通讯员 孙逊

有人说,一日吸毒,终身戒毒;有人说,戒断毒瘾是不可能的事。但实际上,在武汉市,坚持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不沾染毒品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武汉在全国首创社区戒、自愿戒、约束戒、强制戒“四戒联动”机制之后。其中,社区戒毒是帮扶戒毒人员、保证戒毒持久绵长的重要一环。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街道中心戒毒社区,了解到禁毒社工和戒毒人员的故事。

走进街道中心戒毒社区

在武昌火车站东南角,一条老旧的铁路紧邻雄楚大道,偶尔有火车通过。雄楚大道静安路路口对面,一条小路下穿铁路进入南湖地区,这条路叫做平安路。武昌区中南街道中心戒毒社区就在平安路上。

所谓街道中心戒毒社区,就是让戒毒人员在社区接受监督、监管、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吸毒人员被强制隔离戒毒满2年后,回到社区继续接受社区戒毒。

明明(化名)定期来到中南街道中心戒毒社区复检

6月20日上午9时许,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昌区中南街道中心戒毒社区,禁毒社工杨凯正在接待社区戒毒人员明明(化名)。谈话,询问,记录,检测,评估,杨凯熟练地按照规范流程对明明进行定期回访。

“再过一个月,我就要解除(社区戒毒)了。”明明对记者说,正式解除之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考取驾驶证。

明明是2020年7月份走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那天,禁毒民警和中南街道中心禁毒社区的社工把他接回。

3年来,明明每月按时来到中南街道中心禁毒社区接受谈话、检测。3年未复吸,他将解除社区戒毒,由中风险人员变成低风险人员,名字也将从吸毒人员禁止驾驶黑名单中移出,重新具备考试取得驾驶证的资格。

戒毒难不难?“难啊!”明明对记者说,刚戒毒的时候,做梦都梦到打针(注射毒品)。

“如果不是禁毒社工杨凯他们的帮助,我走不到今天。”明明说:“爹娘都管不了我,是禁毒社工监督我,帮助我,开导我,鼓励我,让我一直走在正确的轨道。”

明明今年46岁,是家中独子。年轻时交友不慎吸食海洛因,染上毒瘾,多次自费戒毒治疗,均以复吸告终。2008年明明首次被公安机关查获,第一次进了强制隔离戒毒所。

“最后一次强戒,是在2018年7月份。我最好的朋友在我家里打针(注射海洛因),一针下去,死了。那天,我自己报了警,警察把我送到强制隔离戒毒所。整整2年后,我走出强戒所,开始社区戒毒。”明明说,禁毒社工跟他谈心,为他鼓劲,多次帮他找工作。甚至,明明被年迈的父母责备时,禁毒社工杨凯帮着明明向他的父母解释。

如今,明明在一家公司上班,每个月有4000元的稳定收入。

因为吸毒,明明离了婚,现在和年迈的父母同住,他对记者说:“人到中年,岁月流逝,有时难免心情烦闷,发一条朋友圈流露出来,禁毒社工杨凯他们看到了,就会发信息或者打电话来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叮嘱我千万不要再和以前的圈子联系,帮助我坚定拒毒的决心和信心。”

尿检结果出来了,是阴性。明明临走时,禁毒社工杨凯再次叮嘱:“千万莫跟狐朋狗友接触!”明明微笑着说:“不会的。联系方式早就删干净了。”

“你肯定帮不了我,你走吧”

像明明这样未复吸的社区戒毒人员并不少见,闵某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他的状况比明明糟糕得多。

禁毒社工杨凯与社区戒毒人员谈话

禁毒社工杨凯回忆,2019年,他第一次来到戒毒人员闵某家里时,闵某蜷缩在床上,神情沮丧,地上到处是烟头,房间里弥漫着呛人的烟味。当时,闵某因为吸毒患上心肌肿大,7岁的大儿子也因妻子怀孕时吸毒,患上了肾积水。面对这样的状况,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万念俱灰地说:“你肯定帮不了我,你走吧。”

“上门家访时,我遇到过许多像闵某这样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戒毒人员,对他们的帮助要从解决最基本的需求入手。我一面安抚闵某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心,要勇敢地战胜心魔,一面积极联系街道和社区,帮助他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缓解生活压力,还帮他介绍工作,尽快融入社会。”杨凯说。

禁毒社工杨凯上门家访时为社区戒毒人员理发

在街道等多方面帮助下,闵某燃起了生活信心,为了家庭和孩子,他决定“站起来”。杨凯为闵某联系到一家服务公司上班,有了稳定收入,积极配合医生治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闵某50岁出头了,欢欢喜喜又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大儿子也做了手术,身体明显好转。

闵某因为工作表现不错,公司准备把他调到位于光谷的公司总部,但得知闵某曾经吸毒,又犹豫了。上个星期,禁毒社区杨凯专程去公司,为闵某做解释说明,公司总部打消了疑虑,“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他说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为孩子们树立榜样。看着他脸上洋溢着喜悦,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在社区戒毒未复吸的戒毒人员还有胥某。

2021年1月20日,胥某刚刑满释放不久,杨凯和社区网格员一起上门家访。胥某出生于1983年,至今未婚,父亲病故,他和母亲一起,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生活。

胥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不爱说话,也不喜欢与人接触。杨凯和同事多次上门与他促膝谈心,胥某渐渐敞开了心扉,与禁毒社工成了朋友,定期配合接受毒品尿检和毛发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为了鼓励胥某重回生活正轨,杨凯多次帮他联系工作,但因为身体原因,胥某未能坚持下来。杨凯向社区和街道领导反映了胥某的困难,为他办理了临时救助,纳入贫困吸毒人员家庭,逢年过节上门走访慰问,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社区戒毒人员胥某积极参与禁毒宣传

2022年春节前,武昌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廖峰一行上门慰问胥某,考虑到胥某难以承受工作压力,鼓励他现身说法参与禁毒宣传中来,用亲身经历帮助更多的戒毒人员成功戒毒。胥某欣然接受,成为中南路街道戒毒宣传志愿者,有了一份寄托,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12名解除社区戒毒人员未发现复吸

有人说,一日吸毒,终身戒毒;也有人说,戒断毒瘾是不可能的事。在中南街道中心戒毒社区禁毒社工杨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戒断毒瘾,既很难,也不是难于上青天,比如明明,就坚持得很好。

杨凯是一个满脸和气、热心快肠的小伙子,今年34岁。来到武昌区中南街道中心戒毒社区,与“6.26”有关。2017年“6.26”前夕,武汉街头有很多禁毒宣传招贴画,突然有一次看到,觉得禁毒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久,他看到招聘禁毒社工的启事,于是报了名,成为一名禁毒社工。没多久,他被任命为中南街道中心戒毒社区组长,带领这个拥有14名社工的团队。

成为一名禁毒社工,杨凯梳理归纳戒毒人员的吸毒原因、戒毒动机及面临的困难。“他们的身体因为吸毒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些吸毒人员经历过普通人无法承受的不幸。他们或游离躲闪或充满渴求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他们对重回正常生活的渴望,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多么重要。我开始细心地分析他们的经历,努力改变他们对毒品的错误认知,并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开展帮扶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街道、社区、派出所共同努力,我们形成了5+N的管控帮教联动工作模式,让戒毒人员享受全方位的爱与帮助,让他们建立起重启人生的信心。”

杨凯告诉记者,他们管理、帮扶的社区戒毒人员之中,3年未复吸办理了解除中风险管理的社区戒毒人员,迄今已有12人。办理“解除”之后,社区戒毒人员不必每个月“报到”,可以参加考试领取驾驶证,但中心戒毒社区仍然对他们延伸帮扶,一般每年对其采集一次毛发进行毒检。对解除社区戒毒人员的后续“年检”中,目前未发现一例复吸。

社区戒毒人员向禁毒社工赠送锦旗

记者了解到,武昌区中南街道被评为2022年全市禁毒示范街道,禁毒绩效在武昌区排名第一。杨凯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禁毒社工,2020年度被评为全省禁毒工作先进个人。

“从一次次走访面谈、一次次帮扶方案的执行中,我看到了一些戒毒人员的变化,看到了他们家人脸上露出的笑容。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杨凯对记者说,也希望更多戒毒人员树立信心,向禁毒社工敞开心扉,与毒友彻底决裂,回归正常生活,戒毒就一定能成功。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