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游击」的方式策展
城市展览多元丰茂。
踩着探展的节奏,YOU成都一直步履不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毋庸置疑,策展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传统博物馆到先锋美术馆,从社区咖啡馆到街头快闪,从大型商场聚落到策展型零售,策展钻进不同尺度的场景,从幕后到主角,成为典型语言。
策展生态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将为城市带来哪些改变?我们不敢贸然评论,正在试图向不同维度的策展人提问。第四期,我们来到了知美术馆,探访了展览“消失的展览”,并与策展人宁文聊了聊天。
3位艺术家,4件作品,这是一场展览的全部。
2022年4月,对于第一次走进知美术馆“消失的展览”的观众来说,这也是她或他看见的全部。同期,持续8个多月的“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8个主题版块囊括506件/组作品,17个平行展共890件/组作品,平均每一场平行展展出52件/组作品。
先不论博物馆。的确,美术馆筹备、落地一场展览,花费的时间长则以年,短则以月来计算,展出作品的体量往往从数十件到百件不等,更甚者高达上千件。
当我们习惯接受并享受“艺术之饕餮”,3位艺术家,4件作品,单是体量、规模上看,着实没有亮眼的数据来支撑、吸睛。作为观众,甚至有一种被挑衅以及被戏弄的感觉。
2023年7月,“消失的展览”迎来第四幕,这次又撞期“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同阶段,成都全城的艺术展览呈现喷发式状态,令人应接不暇。或许,正因体量、规模的悬殊、差异,使得“消失的展览”有了别样的新、奇风格——小巧、灵活、新颖,无论对艺术家、作品形式的选择,或回到最初是基于现实经费预算的考虑。
宁文
知美术馆学术总监、“消失的展览”策展人、艺术写作者。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曾参与国内多家私人美术馆的建构与国际推广:包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泰康人寿艺术品收藏部/泰康空间、CHAO艺术中心。同时也是FT中文网、 ARTFORUM中文网、《艺术新闻/中文版》(TANC)、卷宗 Wallpaper、《典藏》(台湾)、《望 NOBLELESS》 等媒体特邀作者。担任2018年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Cosmopolis #1.5: Enlarged Intelligence)宣传总监。
难题。
“各种有限条件下,保证不断有展览”
敞亮的三楼,暗哑的地板,长方形的落地窗户外从那头到这头,外面是老君山山谷的景致,繁盛的绿植、西斜的阳光,倒映的水纹铺打在透明的窗玻璃上,粼粼,点点。
作品在哪儿?有的观众把脑袋晃动成一支摇杆;有的走到空间尽头盯着玻璃向外望——或许,藏在了外面的某处……
这是“消失的展览”里时常发生的事——来看展的观众,却“看不见”作品本身。
如何运用有限的经费,在成都市区西南约40公里外老君山脚下——这座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美术馆,续接《一把椅子,》做一场新的展览?
这是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策展人宁文和团队最开始面对的挑战,此外,这也是知美术馆在花样年危机后的首次“发声”。
宁文首先考虑的现实问题是空间。上场展览《一把椅子,》展期结束,展出作品已经陆续撤出美术馆,场地的限制摆在眼前。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柱子》,熊佳翔,2022,成品布、缝线,400x94x94cm。摄影/GAN
既然经费、空间有限,限制了展览作品的体量,那不如用一种“游击战式”——更小巧、更轻便、更灵活的轻体量展览方式。
什么样的概念能轻盈地承载基于现实、创作两方面的考量?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X(折叠系列)》,刘国强,2015-2018,综合材料,120x120cm。摄影/SUNRULAN
沿着空间的脉络思考作品跟隈研吾所设计的这座美术馆空间的关系,宁文提出了“消失的展览”概念。她希望通过这场小规模、作品数量少的展览,尽最大可能表现作品内涵与美术馆建筑的张力,去思考、去感受什么东西在消失,消失的是什么?
“消失的”的阐释可以是多重的:人与人之间古典主义的人情冷暖关系在逐渐消失,被电子设备取代的社交关系在消失,人和人在真实空间里产生的温暖也在消失。
回到展览,每期身处不同展览空间的作品在消失,可能是摆放在美术馆外草坪上的一件装置,也可能是负一楼墙面上挂着的一幅画。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脆弱之间二号》,张琪凯,2021,石头、铜,98x78x167cm。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石骨》,张琪凯,2021,白沙、石头、树枝,可变尺寸。
观众漫步空间里,其实,不能注意作品每一次的消失,哪怕作品就在眼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作品。消失正是这样,通常是在不经意之间,这才是更为真实、真切的“消失”。
的确,一切在消失、在破坏,甚至更多;一切是隐匿的,一切是不为人知,这就是“消失的展览”。
剥离掉多余信息的茧壳,观众也将重新去理解隈研吾的建筑理念,重新观看、感知、体验美术馆空间——知美术馆建筑自身就是一件作品。
解题。
“青年艺术家,「不畅销」的艺术作品”
“消失的展览”始于一个迫在眼前的挑战,至今,已经进行到第四幕,每次挑选2至5名艺术家,每位艺术家仅1件至2件作品,在规避无内容的潮流、商业展览外,尽量保持着相应的学术水平。
虽然每一幕作品件数非常有限,但是,整个展览颇具戏剧演出式的分场保证了展览的系列感,使得展览整体的作品体量得到了程度上的提升。
宁文和团队开始没有想做成系列,整体的规划也没有想得足够长远,起初不过是临危受命。然而,通过第一幕、第二幕的观众、票务的良好反馈,以及馆长王从卉的全力支持,“消失的展览”已经进行到目前的第四幕,后续阶段,还将会有第五幕、第六幕。
·“消失的展览”目前进行到了第四幕,以上为部分海报。
对于这样轻体量的展览,经费、空间以及人员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策展人宁文更偏向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或与美术馆空间契合的艺术家。青年艺术家尚未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对宁文来说,这也是策展工作令人兴奋、新鲜的地方:去发现一位喜欢的、欣赏的艺术家,然后,不遗余力地把他们带到公众面前。
发掘艺术家的过程使宁文快乐,这份快乐也等同把不太为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推进公众视野。因此,“消失的展览”选择合作的艺术家,大部分是装置艺术家、观念艺术家和声音、行为艺术家,绘画艺术家相对选择得少。
这是出于执行层面因素的考虑,知美术馆的空间呈三角体,墙面均采用玻璃材质,光线通透、明丽。传统意义上来讲,明暗可控的负一层更适配绘画展览,其他楼层不太适宜。
除此,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装置、观念、声音、行为类型艺术家的作品在美术馆、画廊里面展出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且,往往较难售卖。所以,王从卉和宁文想给这些艺术家更多的展示和曝光。
·“消失的展览”第二幕。《奇点》,邓筱,2020,不锈钢装置,直径300cm
·“消失的展览”第二幕。《五蕴·序》《鼓音》《鼓声若响》,音乐人、制作人为陈志鹏。
正因这样,“消失的展览”可能是一个兼顾艺术理想、客观现实的大胆尝试。
于是,观众看见了空荡的第三层楼,天花板上悬垂下来的白幕布,许多观众没有意识到它是一件作品,这是来自第一幕的艺术家熊佳翔的作品,名字为《柱子》。同一场,还邀请了刘国强、张琪凯,共三位当代艺术家。
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分散在美术馆的不同空间,不管是显眼的、隐蔽的,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看不见的”。刘国强的作品《X(折叠系列)#1》,看起来像是一张普通的被旋转、折叠的“纸雕塑”生长在展墙上。
张琪凯的两件装置作品《石骨》《脆弱之间二号》分别放在了负一层和二层玻璃幕墙的三角夹角处。尤其是《石骨》放置在极为隐蔽地下空间,空间光线晦暗,仿佛是一个“洞穴”,因此,观众找寻作品的过程本身就十分有趣。
·“消失的展览”第三幕。《公寓-C》,李钢,2018,石膏、稻草、泡酒、钢铁;雕塑:85x62x22cm,地毯:110x66cm。
时隔一个月,紧接着第一幕的尾巴,“消失的展览”第二幕正式开启。展览邀请了邓筱,其装置作品《奇点》突破了美术馆的限定空间,置于馆外的草坪上。另外,宁文在声音艺术上和陈志鹏也进行了尝试与合作。
第三幕,卜云军、李钢、杨淞带来了《无题》系列和《红移》《元音-B》《公寓-C》。
·《元音-B》,李钢,2018,旧陶器、钢铁,90x90x45cm。
·“消失的展览”第三幕。《红移》,杨淞,2021,不锈钢板钢丝,197x197x9cm。
·“消失的展览”第三幕。《无题2022.6.10/无题2022.5.15/无题2022.5.28》,卜云军,2022,木板水墨,140x110cmx3。
第四幕,特邀经傲、马漓澧、觉然、李舜、薛若哲五位青年艺术家,《朝露》《基体No.6》《三植物解决方案3》《格物致知-般若波罗蜜心经》《YYYY-MM-DD》,其形式包含声音、绘画、摄影、互动装置等。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上图为《朝露》,经傲,2021,玻璃、铁、电机、木头,55x150x150cm。
·《三植解决方案》,觉然,2023,植物、电容传感器、激光切割金属板、电脑、定制音频软件、扬声器,尺寸可变。
借由老君山怀抱的自然环境以及美术馆里的“消失的展览”,宁文探讨了人与万物、与自然、与世界的联系,而每一件参展作品都脱离不了——与美术馆的建筑、与隈研吾的建筑理念和建筑特点发生关系。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基体No.6》,马漓澧,2023,布面丙烯,100x120cm。
艺术、建筑,在消失的过程里,相互重新激活,重新被看见,被感受,被体验。至于,观众能否找到这条体验的路径,就看能不能在知美术馆这座若大若小的迷宫里找到藏在明处、暗处的线索。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YYYY-MM-DD》,薛若哲,2022,亚麻布丙烯,50x40cm。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格物致知-般若波罗蜜心经》,李舜,2014,摄影,手工宣纸艺术微喷,220x80cm。
·《格物致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局部,李舜挑出无规则的线条,并将其仿照字典做成汉语偏旁部首的形式。
年度艺术活动盛事,充足的经费预算,这对每一座美术馆及艺术空间来说都是极为理想的状态。而回归日常,经费的紧张、艺术家的协调、作品的商业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平衡,这是艺术空间及策展人要面对的现实。
在重重的问题与细琐面前,该如何在有限的经费里策展来保障空间内容的持续更新?
在展览不被潮流化、商业化,保持其一定学术价值的前提下,该如何选择合作艺术家及艺术作品?
“消失的展览”,或许,提供了千万次尝试里的其中一种可能。而第五幕、第六幕会是什么样的形式来到观众面前,宁文说,自己也不知道。
现实,是千变万化的。
展览信息
消失的展览 | 第四幕:自然之默
2023.6.24——
知美术馆(新津区永商镇君山路1号)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留抵退税是什么意思 退税是什么意思
松江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注意防范!
Win11关闭开机声音的方法
排行
最近更新
- 用「打游击」的方式策展
- A股:券商股,反转快来了!
- 美国户储市场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波多黎各、德克萨斯州...
- 苹果:质量影响交易 预计库存好货暂稳运行
- 汇源通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涨52.91% 研制海底500KV单芯...
- 厚植家国情怀 增长知识才干
- 中银证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45亿元 同比上涨24.39%
- 星源材质(300568.SZ):上半年净利润3.79亿元 同比增长3%
- 铲除电信网络诈骗土壤
- 黄金持续低位盘整,如何应对窄幅震荡鸡肋行情?美元持续攀升...
- 仁恒实业控股(03628.HK)拟8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 湖南:以实际工作效果检验调研成效
- 筑牢“金融堤坝” 守护海河安澜天津市金融系统全力支持防汛...
- 洛阳市首届软陶创意大赛举行颁奖仪式
- 国际训练赛DF再下一城!APEX尖峰嘉年华“种子选手”状态火热
- 考古实物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 南科大讲席教授、考古学家唐际...
- 暑假旅游市场回暖 酒店房源“紧俏”价格上涨
- 欢乐港湾“网红”打卡
-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改变传统药物发现路径 合成生物学正...
- 新能源车主难受!我国多地充电站突破2元1度:充一次多花10多块
- 阿富汗霍斯特市一酒店发生爆炸 已致3死7伤
- 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条铁路迎新进展!
-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与根河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特种兵式”跨越11省市 还原一段“三线”建设历史 | 2023暑假百景
- 发改委:生猪价格退出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 宏光半导体跌9%领跌半导体板块 终端下游需求依旧低迷 半导...
- 一周最龙岗|百强区排第五 辖区高校硬核“黑”科技将上线
-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我国核电产业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为2310亿元
- 中信保诚人寿聊城中支“第六季少年财富传奇”财商大赛圆满举办
- 金毛幼崽训练(金毛幼犬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