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首页 > 创投 > 正文

用「打游击」的方式策展

城市展览多元丰茂。

踩着探展的节奏,YOU成都一直步履不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毋庸置疑,策展角色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传统博物馆到先锋美术馆,从社区咖啡馆到街头快闪,从大型商场聚落到策展型零售,策展钻进不同尺度的场景,从幕后到主角,成为典型语言。

策展生态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将为城市带来哪些改变?我们不敢贸然评论,正在试图向不同维度的策展人提问。第四期,我们来到了知美术馆,探访了展览“消失的展览”,并与策展人宁文聊了聊天。

3位艺术家,4件作品,这是一场展览的全部

2022年4月,对于第一次走进知美术馆“消失的展览”的观众来说,这也是她或他看见的全部。同期,持续8个多月的“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8个主题版块囊括506件/组作品,17个平行展共890件/组作品,平均每一场平行展展出52件/组作品。

先不论博物馆。的确,美术馆筹备、落地一场展览,花费的时间长则以年,短则以月来计算,展出作品的体量往往从数十件到百件不等,更甚者高达上千件。

当我们习惯接受并享受“艺术之饕餮”,3位艺术家,4件作品,单是体量、规模上看,着实没有亮眼的数据来支撑、吸睛。作为观众,甚至有一种被挑衅以及被戏弄的感觉。

2023年7月,“消失的展览”迎来第四幕,这次又撞期“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同阶段,成都全城的艺术展览呈现喷发式状态,令人应接不暇。或许,正因体量、规模的悬殊、差异,使得“消失的展览”有了别样的新、奇风格——小巧、灵活、新颖,无论对艺术家、作品形式的选择,或回到最初是基于现实经费预算的考虑。

宁文

知美术馆学术总监、“消失的展览”策展人、艺术写作者。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曾参与国内多家私人美术馆的建构与国际推广:包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泰康人寿艺术品收藏部/泰康空间、CHAO艺术中心。同时也是FT中文网、 ARTFORUM中文网、《艺术新闻/中文版》(TANC)、卷宗 Wallpaper、《典藏》(台湾)、《望 NOBLELESS》 等媒体特邀作者。担任2018年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Cosmopolis #1.5: Enlarged Intelligence)宣传总监。

难题。

“各种有限条件下,保证不断有展览”

敞亮的三楼,暗哑的地板,长方形的落地窗户外从那头到这头,外面是老君山山谷的景致,繁盛的绿植、西斜的阳光,倒映的水纹铺打在透明的窗玻璃上,粼粼,点点。

作品在哪儿?有的观众把脑袋晃动成一支摇杆;有的走到空间尽头盯着玻璃向外望——或许,藏在了外面的某处……

这是“消失的展览”里时常发生的事——来看展的观众,却“看不见”作品本身

如何运用有限的经费,在成都市区西南约40公里外老君山脚下——这座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美术馆,续接《一把椅子,》做一场新的展览?

这是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策展人宁文和团队最开始面对的挑战,此外,这也是知美术馆在花样年危机后的首次“发声”

宁文首先考虑的现实问题是空间。上场展览《一把椅子,》展期结束,展出作品已经陆续撤出美术馆,场地的限制摆在眼前。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柱子》,熊佳翔,2022,成品布、缝线,400x94x94cm。摄影/GAN

既然经费、空间有限,限制了展览作品的体量,那不如用一种“游击战式”——更小巧、更轻便、更灵活的轻体量展览方式

什么样的概念能轻盈地承载基于现实、创作两方面的考量?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X(折叠系列)》,刘国强,2015-2018,综合材料,120x120cm。摄影/SUNRULAN

沿着空间的脉络思考作品跟隈研吾所设计的这座美术馆空间的关系,宁文提出了“消失的展览”概念。她希望通过这场小规模、作品数量少的展览,尽最大可能表现作品内涵与美术馆建筑的张力,去思考、去感受什么东西在消失,消失的是什么?

“消失的”的阐释可以是多重的人与人之间古典主义的人情冷暖关系在逐渐消失,被电子设备取代的社交关系在消失,人和人在真实空间里产生的温暖也在消失。

回到展览,每期身处不同展览空间的作品在消失,可能是摆放在美术馆外草坪上的一件装置,也可能是负一楼墙面上挂着的一幅画。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脆弱之间二号》,张琪凯,2021,石头、铜,98x78x167cm。

·“消失的展览”第一幕。《石骨》,张琪凯,2021,白沙、石头、树枝,可变尺寸。

观众漫步空间里,其实,不能注意作品每一次的消失,哪怕作品就在眼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作品。消失正是这样,通常是在不经意之间,这才是更为真实、真切的“消失”。

的确,一切在消失、在破坏,甚至更多;一切是隐匿的,一切是不为人知,这就是“消失的展览”。

剥离掉多余信息的茧壳,观众也将重新去理解隈研吾的建筑理念,重新观看、感知、体验美术馆空间——知美术馆建筑自身就是一件作品。

解题。

“青年艺术家,「不畅销」的艺术作品”

“消失的展览”始于一个迫在眼前的挑战,至今,已经进行到第四幕,每次挑选2至5名艺术家,每位艺术家仅1件至2件作品,在规避无内容的潮流、商业展览外,尽量保持着相应的学术水平。

虽然每一幕作品件数非常有限,但是,整个展览颇具戏剧演出式的分场保证了展览的系列感,使得展览整体的作品体量得到了程度上的提升

宁文和团队开始没有想做成系列,整体的规划也没有想得足够长远,起初不过是临危受命。然而,通过第一幕、第二幕的观众、票务的良好反馈,以及馆长王从卉的全力支持,“消失的展览”已经进行到目前的第四幕,后续阶段,还将会有第五幕、第六幕。

·“消失的展览”目前进行到了第四幕,以上为部分海报。

对于这样轻体量的展览,经费、空间以及人员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策展人宁文更偏向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或与美术馆空间契合的艺术家。青年艺术家尚未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对宁文来说,这也是策展工作令人兴奋、新鲜的地方:去发现一位喜欢的、欣赏的艺术家,然后,不遗余力地把他们带到公众面前。

发掘艺术家的过程使宁文快乐,这份快乐也等同把不太为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推进公众视野。因此,“消失的展览”选择合作的艺术家,大部分是装置艺术家、观念艺术家和声音、行为艺术家,绘画艺术家相对选择得少

这是出于执行层面因素的考虑,知美术馆的空间呈三角体,墙面均采用玻璃材质,光线通透、明丽。传统意义上来讲,明暗可控的负一层更适配绘画展览,其他楼层不太适宜。

除此,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装置、观念、声音、行为类型艺术家的作品在美术馆、画廊里面展出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且,往往较难售卖。所以,王从卉和宁文想给这些艺术家更多的展示和曝光。

·“消失的展览”第二幕。《奇点》,邓筱,2020,不锈钢装置,直径300cm

·“消失的展览”第二幕。《五蕴·序》《鼓音》《鼓声若响》,音乐人、制作人为陈志鹏。

正因这样,“消失的展览”可能是一个兼顾艺术理想、客观现实的大胆尝试。

于是,观众看见了空荡的第三层楼,天花板上悬垂下来的白幕布,许多观众没有意识到它是一件作品,这是来自第一幕的艺术家熊佳翔的作品,名字为《柱子》。同一场,还邀请了刘国强、张琪凯,共三位当代艺术家。

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分散在美术馆的不同空间,不管是显眼的、隐蔽的,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看不见的”。刘国强的作品《X(折叠系列)#1》,看起来像是一张普通的被旋转、折叠的“纸雕塑”生长在展墙上。

张琪凯的两件装置作品《石骨》《脆弱之间二号》分别放在了负一层和二层玻璃幕墙的三角夹角处。尤其是《石骨》放置在极为隐蔽地下空间,空间光线晦暗,仿佛是一个“洞穴”,因此,观众找寻作品的过程本身就十分有趣。

·“消失的展览”第三幕。《公寓-C》,李钢,2018,石膏、稻草、泡酒、钢铁;雕塑:85x62x22cm,地毯:110x66cm。

时隔一个月,紧接着第一幕的尾巴,“消失的展览”第二幕正式开启。展览邀请了邓筱,其装置作品《奇点》突破了美术馆的限定空间,置于馆外的草坪上。另外,宁文在声音艺术上和陈志鹏也进行了尝试与合作。

第三幕,卜云军、李钢、杨淞带来了《无题》系列和《红移》《元音-B》《公寓-C》。

·《元音-B》,李钢,2018,旧陶器、钢铁,90x90x45cm。

·“消失的展览”第三幕。《红移》,杨淞,2021,不锈钢板钢丝,197x197x9cm。

·“消失的展览”第三幕。《无题2022.6.10/无题2022.5.15/无题2022.5.28》,卜云军,2022,木板水墨,140x110cmx3。

第四幕,特邀经傲、马漓澧、觉然、李舜、薛若哲五位青年艺术家,《朝露》《基体No.6》《三植物解决方案3》《格物致知-般若波罗蜜心经》《YYYY-MM-DD》,其形式包含声音、绘画、摄影、互动装置等。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上图为《朝露》,经傲,2021,玻璃、铁、电机、木头,55x150x150cm。

·《三植解决方案》,觉然,2023,植物、电容传感器、激光切割金属板、电脑、定制音频软件、扬声器,尺寸可变。

借由老君山怀抱的自然环境以及美术馆里的“消失的展览”,宁文探讨了人与万物、与自然、与世界的联系,而每一件参展作品都脱离不了——与美术馆的建筑、与隈研吾的建筑理念和建筑特点发生关系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基体No.6》,马漓澧,2023,布面丙烯,100x120cm。

艺术、建筑,在消失的过程里,相互重新激活,重新被看见,被感受,被体验。至于,观众能否找到这条体验的路径,就看能不能在知美术馆这座若大若小的迷宫里找到藏在明处、暗处的线索。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YYYY-MM-DD》,薛若哲,2022,亚麻布丙烯,50x40cm。

“消失的展览”第四幕。《格物致知-般若波罗蜜心经》,李舜,2014,摄影,手工宣纸艺术微喷,220x80cm。

·《格物致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局部,李舜挑出无规则的线条,并将其仿照字典做成汉语偏旁部首的形式。

年度艺术活动盛事,充足的经费预算,这对每一座美术馆及艺术空间来说都是极为理想的状态。而回归日常,经费的紧张、艺术家的协调、作品的商业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平衡,这是艺术空间及策展人要面对的现实。

在重重的问题与细琐面前,该如何在有限的经费里策展来保障空间内容的持续更新?

在展览不被潮流化、商业化,保持其一定学术价值的前提下,该如何选择合作艺术家及艺术作品

“消失的展览”,或许,提供了千万次尝试里的其中一种可能。而第五幕、第六幕会是什么样的形式来到观众面前,宁文说,自己也不知道。

现实,是千变万化的。

展览信息

消失的展览 | 第四幕:自然之默

2023.6.24——

知美术馆(新津区永商镇君山路1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